违背网络安全法的案例(违反网络安全法的案例)
今天给各位分享违背网络安全法的案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违反网络安全法的案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你的App安全吗?百款APP违规***集个人信息 考拉海购等在列
12月4日,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发文通报,下架整改100款违法违规APP。
百款APP违法违规***集个人信息
12月4日,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披露,2019年11月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集中查处整改了100款违法违规***集使用个人信息的App及其运营互联网企业,不乏考拉海购、微店、更美等知名产品和产品。
根据通报,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按照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的部署要求,快速行动,重拳出击,集中发现、集中侦办、集中查处整改了100款违法违规APP及其运营的互联网企业。
其中,责令限期整改27款,处以警告处罚63款,处以罚款处罚10款,另有2款被立为刑事案件开展侦查,相关案件正在侦查中。
据悉,今年以来,公安部组织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已依法查处违法违规***集个人信息的APP共683款。
按照《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规定,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应有明确的目的,不得超出产品功能相关目的之外收集额外的个人信息。而去年,中消协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从App Store、安卓市场下载了10类100款App,调查显示超九成App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微信公众号
四项典型案例
1、“健康天津”APP:涉嫌无隐私协议收集用户位置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经天津市公安局武清分局网安支队受案调查,依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第六十四条规定,对该APP运营单位“天津健康医疗大数据有限公司”处以行政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
2、“趋势密码”APP: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精准定位等个人信息,涉嫌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经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网安支队受案调查,依据《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对该APP运营单位“上海益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处以行政警告。
3、“折疯了海淘”APP:未明示数据项***集用途,涉嫌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经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受案调查,依据《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对该APP运营单位“杭州橙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处以行政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
4、 “简讯”APP:涉嫌无隐私协议收集用户位置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经成都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受案调查,依据《网络安全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对该APP运营单位“成都市黑领科技有限公司”处以行政警告并处罚款贰仟元。
5类违法情形不得出现
2019年11月以来,公安部加大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力度,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集个人信息集中整治,深入推进由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的APP违法违规***集使用个人信息***行动。APP运营企业等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出现以下5大类违法***集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形:
一、不得存在“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的情形:在APP中没有隐私协议,或者隐私协议中没有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规则的相关内容;在APP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等明显方式提示用户阅读隐私政策;隐私协议难以阅读,如文字过小过密、颜色过淡、模糊不清,或未提供简体中文版等。
二、不得存在“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的情形: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发生变化时,未以适当方式通知用户(更新隐私协议未提醒用户阅读及授权);收集用户***号、银行账号、行踪轨迹等个人敏感信息,未同步说明目的;有关收集使用规则的内容晦涩难懂、冗长繁琐,用户难以理解等。
三、不得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形;
四、不得存在“违反必要原则,手机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的情形;
五、不得存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形:未经用户同意获取用户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 征信 信息、财产信息。
各类APP内容繁杂,真***难辨,致使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受到挑战。
但就目前来看,监管手段只是维护用户信息安全的形式之一。除了技术和监管手段之外,提升开发者自律意识,提升网民信息保护意识,加强网络生活自我保护,也是重要一环。
那么个人如何在使用APP时保护个人信息?建议大家:
一、不要注册来源不明网站,谨慎使用手机号注册;
二、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安装来历不明的程序;
三、淘汰的电子产品信息销毁要彻底,防止不法分子恢复数据;
四、带有个人信息纸张单据处理需谨慎,需抹掉隐私信息;
五、避免在社交网站上泄露过多个人信息;
六、慎用公众场所免费WIFI,防止用户名密码泄露;
七、不要点击短信和邮件中的链接,以免被“钓鱼”;
八、所用软件不要使用同一组账号密码,以免造成损失。
最后,说句题外话,用户在申请 贷款 时会遇到不同还款方式的贷款产品,由于 利率 的表达方式往往不一样,比如说有:日息万分之五、月 费率 1%等等,因此很难比较出几款产品究竟哪款更省钱。 有钱花 推出的比价神器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比较,就能很直观的了解到对比产品的息费明细,帮助我们做决策。
数据安全有哪些案例?
“大数据时代,在充分挖掘和发挥大数据价值同时,解决好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刻不容缓。”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在贵阳参会时指出。
员工监守自盗数亿条用户信息
今年初,公安部破获了一起特大窃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
被窃取的用户信息主要涉及交通、物流、医疗、社交和银行等领域数亿条,随后这些用户个人信息被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 进行贩卖。警方发现,幕后主要犯罪嫌疑人是发生信息泄漏的这家公司员工。
业内数据安全专家评价称,这起案件泄露数亿条公民个人信息,其中主要问题,就在于内部数据安全管理缺陷。
国外情况也不容乐观。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联网巨头雅虎证实,在2014年至少有5亿用户的账户信息被人窃取。窃取的内容涉及用户姓名、电子邮箱、电话号码、出生日期和部分登陆密码。
企业数据信息泄露后,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于网络黑灰产运作牟利,内中危害轻则窃财重则取命,去年8月,山东高考生徐玉玉被电信*** 9900元学费致死案等数据安全***,就可见一斑。
去年7月,微软Window10也因未遵守欧盟“安全港”法规,过度搜集用户数据而遭到法国数据保护监管机构CNIL的发函警告。
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随着数据***商业价值凸显,针对数据的攻击、窃取、滥用和劫持等活动持续泛滥,并呈现出产业化、高科技化和跨国化等特性,对国家和数据生态治理水平,以及组织的数据安全能力都提出了全新挑战。
当前,重要商业网站海量用户数据是企业核心资产,也是民间黑客甚至国家级攻击的重要对象,重点企业数据安全管理更是面临严峻压力。
企业、组织机构等如何提升自身数据安全能力?
企业机构亟待提升数据安全管理能力
“大数据安全威胁渗透在数据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大数据产业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源、大数据加工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服务等环节的各类主体都是威胁源。”上海社科院信息所主任惠志斌向记者分析称,大数据安全***风险成因复杂交织,既有外部攻击,也有内部泄密,既有技术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术新模式触发的新风险,也有传统安全问题的持续触发。
5月2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称,互联网日益成为经济社会运行基础,网络数据安全意识、能力和保护手段正面临新挑战。
今年6月1日即将施行的《网络安全法》针对企业机构泄露数据的相关问题,重点做了强调。法案要求各类组织应切实承担保障数据安全的责任,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需保障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安全可控。
石现升介绍,实际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发布过《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就明确要“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提升基础设施关键设备安全可靠水平”。
“目前,很多企业和机构还并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数据安全管理能力,也不知道依据什么标准作为衡量。”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内数据安全管理尚处起步阶段,很多企业机构都没有设立数据安全评估体系,或者没有完整的评估参考标准。
“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已提国标申请
数博会期间,记者从“大数据安全产业实践高峰论坛”上了解到,为解决此问题,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职能部门与数据安全领域的标准化专家学者和产业代表企业协同,着手制定一套用于组织机构数据安全能力的评估标准——《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该标准是基于阿里巴巴提出的数据安全成熟度模型(Data Security Maturity Model, DSMM)进行制订。
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总监郑斌介绍DSMM。
作为此标准项目的牵头起草方,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总监郑斌介绍说,该标准是阿里巴巴基于自身数据安全管理实践经验成果DSMM拟定初稿,旨在与同行业分享阿里经验,提升行业整体安全能力。
“互联网用户的信息安全从来都不是某一家公司企业的事。”郑斌称,《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制订还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公安三所、清华大学和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等业内权威数据安全机构、学术单位企业等共同合作提出意见。
一则谣言摧毁了什么行业?
骡子屈死了,说谎网友换马甲溜了
在河北的张北草原上,一头骡子悠闲地吃着草,却因为“远程碰瓷”,死在了屠宰场。
一个叫李炳鑫的青年,在杭州玩着卡丁车,却突然发现,自己成了“8·12南京南站*** 女童案件”中的“*** 者”。
两件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却都因为网络谣言,成了近段时间被热议的话题。
谣言如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可喧嚣过后,那些深受谣言伤害的个体,该如何重启他们的生活?屡禁不止的网络谣言,又该如何根治?
死于谣言的骡子
每天都有很多骡子在屠宰场中失去生命。一只骡子的死,实在是稀松平常得很。可张北草原上的这只骡子,却死于网络谣言的漩涡之中。
8月20日下午,一条关于“骡子远程碰瓷”的微博成了热搜词。
网友“潞潞love”详细描述了自己被碰瓷过程,“周日一大早骑草原摩托撒欢儿,远远地,看见一头骡子也在撒欢儿。紧接着,一大爷拿着砖头朝我们走来,称骡子被惊着,要我们赔1万元。我们难道被讹了?”
该网友在博文中配发了一张当地民众拦警车图,还言辞凿凿地呼吁:提醒广大善意群众,直面***面,我们需要再强大一些。
该微博在发出的几个小时内,被北京一个百万粉丝大V号转发,数万网友转发评论该条微博,***迅速发酵。一时间,碰瓷的骡子、狡猾的乡民、不作为的警察连同张北草原,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骡子碰瓷”的谩骂和讨伐声充斥网络,更有网友晒出自己在景区游玩的糟糕经历并称,再也不去张北草原了。
事实真是如此吗?
8月22日,张北县公安局在展开调查后,发布了情况通知:所谓的“骡子远程碰瓷”完全是谎言。当日,该网友乘坐沙滩摩托看日出的时候,看到了被缰绳拴住正在吃草的骡子,因觉得新奇,遂开车追赶骡子20余分钟并拍照。骡子受惊,绕着缰绳奔跑,身体多处受伤。骡子主人的母亲因心疼骡子而流下的眼泪,也被曲解成了“无良乡民拦路警车”。
谣言澄清后,当事人“潞潞love”把头像换成了黑色,换了马甲,转眼便消失在了网络中。而市价在1万元左右的骡子,由于受伤已经无法从事生产劳作,只能以4200元的低价卖给屠宰场,终死在了屠刀之下。
“这不就是欺负骡子不会说话吗?” 网友“一帆”愤慨道。
“*** 者”的诞生
在骡子被送进屠宰场的前几天,正在玩卡丁车的李炳鑫,突然发现自己成了 “8·12南京南站*** 女童案件”中的“嫌犯”。
8月13日,在一条“寻找*** 少女禽兽”的帖子下,有网友在评论中称,*** 者是其大学同学李炳鑫。随后这条评论被微博大V用户“古风同志”曝光,并配文“曝光台:苏州的老少爷们都来辨认一下这个*** 小女孩的畜生”。
短短几个小时,“南京南站小女孩被*** ”引来近3000万的关注。李炳鑫随即被“人肉”,有人甚至扬言要将他依法“处置”。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他跟图中的嫌疑者长相相似。从事新媒体工作的李炳鑫第一时间为自己正名。他先找到了转发该谣言的大V“古风同志”,然而这位大V完全不理睬李炳鑫的苦求,读完消息后转身发了一条“我也上热搜了”的微博。最初指认“李炳鑫”的校友也悄悄换掉马甲,难觅行踪。
无奈之下,李炳鑫求助了任职公司的负责人,希望能用公司微信号证明自身清白。所幸该公司微信号拥有百万粉丝,他为自己正名的声音,才没有淹没在信息的汪洋中。
8月28日,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依法以涉嫌*** 儿童罪,对在南京南火车站候车室实施*** 儿童行为的犯罪嫌疑人段某某批准逮捕,李炳鑫这才洗刷了罪名。
记者曾试图***访李炳鑫,但被其拒绝。“不是什么光彩事,就让这事淡去吧。”
“垃圾”“***”“变态”等字眼像一把把匕首,将他平静的生活戳得千疮百孔,连带着他的父母、朋友、母校也遭了殃。
网络谣言如何根治?
“网络谣言太常见了,几乎每月底都能看到对本月流行谣言的辟谣文章。”在北京工作的王璐祥近日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名为《8月朋友圈十大谣言!你中招了吗?》的文章。其中一则“九寨沟地震捐款返还双倍”的谣言让她背脊发凉,“灾难无情,谣言肆虐,真让人寒心”。
即使是名人也逃脱不了网络谣言的魔爪。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夏孙明律师曾代理过针对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网络诽谤案件。“一个未经证实的银行收缩贷款的图片在网络流传,就造成万达系AH股全线***,不得不停牌澄清辟谣,但上百亿的损失已无可挽回”。
甚至,一则谣言可能摧毁一个行业。今年年初,“塑料紫菜”的谣言就具有如此的杀伤力。从2月17日至3月28日,黑龙江、广西、甘肃等多家超市下架紫菜产品,18家经销商退货,退货金额达468万元。“尽管谣言已过,但总体来看,养殖收购价格下降3成左右,商超的订货量缩减了30%。”
网络谣言为***繁上演?夏孙明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网民法律意识淡薄,网络暴力盛行却法不责众,相关机构或自媒体传播谣言所得的非法利益远大于侵权成本。
事实上,我国现行法律对网络谣言并非没有管制。《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情况,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近日,腾讯微信、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因涉嫌违反《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其平台用户发布的法律法规禁止发布的信息未尽到管理义务,被国家网信办立案调查。然而,《2016网络谣言传播以及成年人认知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在2016年上半年移动舆论场中的450个谣言案例中,仅有少部分谣言及其相关责任人被警告或处罚。
“互联网传播迅速,有些自媒体平台影响力巨大,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损害。”网络谣言责任方应承担比传统谣言责任方更大的责任。
但她也认为,治理网络谣言绝不是在法律层面上“一刀切”。“网络谣言的治理是一个分层次、分类型、分程度的治理模式,如果用过重的责任来治理的话,会阻碍网络言论信息的传播流动。”
社会就是如此,法律应完善。
关于违背网络安全法的案例和违反网络安全法的案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