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析(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析报告)

网络设计 34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析,以及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析报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数字乡村建设六大内容是什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析,以及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析报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数字乡村建设六大内容是什么?

具体如下:

1、乡村信息基础设施

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的基石,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服务设施以及传统基础设施 数字化改造三部分建设内容:

(1)网络基础设施要实现高速、泛在、安全的基础通信网络在乡村的深入普及,网络能力满 足乡村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民生数字化等应用场景不断提升的数据传输质量需求。

(2)信息服务设施是向村民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生活事务、就业劳保、知识技能培训等方面 信息化服务的站点和设施,是数字乡村的触点,包括益农社、农村电商服务站、村级供销店等。在数字乡村的建设中,信息服务设施要充分发挥线下触点作用,随着整个数字乡村体系供给侧内 容的丰富,不断更新和拓展服务功能。

(3)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是通过传感设备、物联网等数字化手段对水利、交通、电力、 农业生产和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使之具备信息***集和智能感知能力,成为数字乡村数 据***集体系的重要来源之一。

2、乡村能力支撑平台

支撑平台是支撑数字乡村业务和应用的中枢,包括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和通用能力平台两大 部分:

(1)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着重实现数字乡村相关数据的统一汇聚、治理、分析和应用,汇聚 的数据***包括农业农村各级各类数据,以及其它***部门的涉农数据***,基于汇聚的数据资 源实现数据的治理、分析和共享调用服务,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是支撑数字乡村整个体系的核心 ,发挥着重要作用。

(2)通用能力平台集成数字乡村体系使用到的各种通用能力,包括:AI能力(自然语言处理 、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区块链BAAS平台、物联网使能平台等,以平台化形式向数字 乡村应用体系赋能。

3、乡村产业数字化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数字技术将渗透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1)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深化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融合应用,实现种植 、养殖数字化,现代设施农业等绿色农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智慧农田、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新型 农业生产载体成为主流,同时实现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农业生产环节的效率。

(2)农业经营上,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农村电商作为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 品下乡重要渠道的作用,消除农产品生产侧和消费侧的信息屏障,以消费促生产;借助直播带货等 手段形成农产品营销新模式,促进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和价值化。

(3)农业管理上,用数字化手段助力农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农业投入品追溯管理,实现绿 色农业。

(4)农业服务上,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技术手段,将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快速精准 传达给农民群众。

(5)农村产业新业态上,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主要包括智慧乡村旅游、智慧认养农业等领域。

4、乡村治理数字化

在乡村治理方面,通过数字技术有效融入乡村治理过程,提升治理效率,助力推进乡村治理能 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1)乡村党建上,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动农村党务、学习、活动、监督、工作、宣传 的全面整合,实现村级党建工作的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升党建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着力实现智慧党建。

(2)乡村政务上,加快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实现涉农政务服务“网上 办”、“马上办”、“一网通办”,打通乡村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3)村务管理上,借助“互联网+村务”实现村务、财务网上公开,利用数字手段不断创新村 民自治形式,农民自治能力显著提高。

(4)乡村综治上,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实现智慧综治,构建立体化基层综治联动体 系,提升基层综治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实现平安乡村,提升农民群众的安全感。

(5)乡村应急上,构建乡村智慧应急体系,实现灾情有效预警、预防、应急***快速处理、应 急***高效调度,最大程度保障村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5、乡村民生数字化

在乡村民生方面,着力消除城乡差距,加快推动数字化公共服务在乡村的普及,实现城乡民生 服务均等化。

(1)乡村教育上,借助“互联网+教育”推动城市优质教育***与乡村的对接,实现城乡教育 ***均衡配置。

(2)乡村医疗上,借助“互联网+医疗”城市优质医疗***与乡村的对接,解决医疗***分布 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升乡村医疗***和医疗服务的普惠性和通达性。

(3)乡村数字素养上,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提升乡村基层干部和村民的手机应用、数字 内容创建、数字安全等方面素养,使手机成为“新农具”。

(4)乡村文化上,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乡村文化***的数字化,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主流思想 和文艺创作在乡村的传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6、完善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适用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

“数字乡村”集约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梳理现有系统,查漏补缺:

根据现有系统,进行梳理、查漏补缺,24项工作保证全面建设不漏项,任务模块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应用、新业态优势明显,保证质量完成“数字乡村”任务。

2、重点应用,试点先行:

种植、养殖、农产加工、智能农机、农产溯源、物联网等模块突出一两家作为重点、试点。农商数字大集等其他模块进行服务外包,保证系统全面应用及数据及时更新。

3、内部评测,及时调整:

重点针对数字乡村各个模块系统落地应用为主,重视终端操作意见进行实用性、易用性、便捷性的全面调整,保障数字乡村系统落地,杜绝只建不管,有而不用的情况发生。

4、总结建设保障运营经验:

通过试点项目,总结建设经验及保障运营经验,形成具有可推广的可行性报告,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大面积推广“数字乡村”工作经验。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网络基础设施!6.6ZB数据是啥概念?

今天是7月25日,根据最新报道显示,为了应对越来越快速的5G时代,也是为了面对我们对于互联网的越来越高的使用,我们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基础设备,而其中,这些设备在短短的一秒钟时间内,就可以传播6.6ZB的数据,可以说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不过大家在生活中平时只能听到MB,G或者T这样的概念,那么6.6ZB的数据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呢?6.6ZB又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6.6ZB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大到马上就要没有这个数据规模的数量级命名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百度百科给的ZB的概念。

zb,中文名是泽字节,外文名是Zettabyte,是计算机术语,代表的是十万亿亿字节。 ——百度百科

ZB,也就是泽字节,是十万亿亿的字节,而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的一兆,其实就是1MB,也就是***乘以***个字节,一个B就是一个字节,然后***个B就是一个KB,后面都是按照***这个2进制的最大数据规模来计算字节,所以后面就是1MB,然后就是大家熟悉1GB,一般来说,大家一个月数据也就在10GB左右。后面就是TB、PB、EB然后才到我们说得ZB。可见ZB到底有多么大了。

第二、按照这个ZB的说法,我们可以和我们生活中的数据比对一下,就能知道到底有多大

一般来说我,我们一个人一秒钟最多也就使用1MB,而ZB相当于***的五次方,也就是起码是1后面15个0,这个数据是多少呢?相当于一万亿的人同时在使用这个数据,要知道,目前地球的人口总共都没突破百亿,可见这个数据有多么大了。

希望我们的网络建设越来越好!

乡村建设信息***集数据差距过大的原因

一是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生产基地4G信号盲点仍然较多,乡村5G基站、光纤宽带、物联网设施等新基建数量和布局亟待完善。

二是数据整合共享不充分。农业农村数据***分散,公共数据共享开放不足,天空地一体化数据获取能力较弱、覆盖率低,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利用不够。

三是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专用传感器缺乏,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适应性较差。

四是融合应用不足。农业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滞后,融合应用场景不多,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占比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偏低,与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五是数字化人才缺乏。乡村数字化复合型人才不足,大部分主体数字素养不高,难以应用数字化农业技术。

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

路径和措施

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发展潜力具大。建议从以下“五坚持、五推进”几个方面,以数字化驱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农业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一)坚持大数据赋能,推进***要素数字化

统筹农业农村部大数据架构和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设计,改造提升“农业农村云”,建设大数据通用支撑系统,完善综合业务系统和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分析应用中心,形成统一的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在顶层设计层面,围绕数据从哪里来、如何管理和如何使用,重点建设“天空地”一体化农业农村信息***集技术体系,整合分散于多层级、多环节和多主体的涉农数据信息***,构建全国农业农村数据***“一张图”。

在条件支撑领域,重点建设数据标准规范、数据***集通道、网络安全体系和***数据库等基础设施。

在数据应用环节,聚焦粮食安全、种业监管、生猪稳产保供、长江禁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等重要领域和关键问题,完善分析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大数据分析预警模型,加强***与市场协作,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开拓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提升数据***利用水平。

(二)坚持智慧化发展,推动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农业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一是发展智慧种业和智慧种植,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业种质***数据库,加快种业创新攻关、种质***保护、市场监管等种业数字化转型。开展智慧农田建设,建立农田大数据***集通道、农田时空大数据库、农田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

二是推进智慧牧场建设,加快规模化养殖场数字化改造,推进环境感知、精准饲喂、粪污清理、疫病防控等设备智能化升级,推动生产全过程平台化管理。

三是推进智慧渔场建设,加快池塘、工厂化循环水、深水网箱、鱼菜共生等养殖模式的数字化改造,推进水质在线监测、智能增氧、精准饲喂、水产品分级分拣等技术应用。

四是推进智慧农机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农机装备数字化改造,发展全环节农机精准作业,开展主要作物无人农场作业试点,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引导数字时代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化大市场,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协同发展。

(三)坚持平台化创新,推进农业科技数字化

顺应农业科技数字化、平台化、集成化、交互化创新发展趋势,优化数字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平台化协同攻关机制,提升底层科技、核心技术、关键装备与基础数据的掌控能力。

一是围绕战略性前沿性技术布局、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农业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等,重点建设一批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和专业分中心,构建技术攻关、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创新平台,培养造就一批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工程师。

二是实施农业农村数字化科技创新工程,重点突破农业精准感知和数据***集、数据挖掘与智能诊断、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专业遥感卫星研发、无人机应用等关键技术,动植物生产监测、识别、诊断、模拟与调控的专用模型,农业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精准饲喂、农业机器人等设施装备。

三是围绕数字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发展,建设一批数字农业应用示范基地,推动先进技术装备与成果应用示范,开展标准化组装、集成、熟化和应用验证,探索“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机制。

(四)坚持产业链融合,推进农村经济数字化

数字化为重构城乡产业链、重塑城乡关系、建设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振兴农村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契机。

一是加快以数字化盘活农村生产性***和资产,构建农村产权数字化交易平台,推动城乡经济要素的流动互通。

二是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数字化绿色供应链,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通过供需信息的精准高效对接,让农产品“卖得掉、卖得远、卖出好价钱”。

三是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升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村数字化新兴产业,培育乡村数字化新业态,推动互联网、手机APP与乡村特色产业、新兴业态深度融合。

四是加大引导城郊融合类村庄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发挥数字化技术引领、市场创造、效率改进等功能,推进乡村产业链、商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农村现代经济体系。

(五)坚持普惠制服务,推进乡村建设数字化

一是推进乡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要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新基建建设,大幅提升乡村数字化网络设施水平,加快补上乡村数字化基建短板。

二是实施数字化新农民培训工程。利用数字化培训网络平台,开发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等在线课堂,培养一批能熟练运用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民网红主播,吸引一批有志青年投入建设数字乡村。

三是构建数字乡村治理新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和在线村务政务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党建”“互联网+社区”“互联网+法治”“互联网+治安”行动,提高农村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

四是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行动。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完善面向农户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要防止出现乡村数字贫困陷阱。大力发展“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金融”,推动实现城乡均等化普惠制的公共服务,让文化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金融服务走进农村千家万户。

基层农村信息化建设举措及成效?

基层农村信息化建设举措及成效,以下是分析,可以帮助了解。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化已成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三农”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搞,但总体仍有不足,尤其是信息化在农村基层管理的推力仍然薄弱,无法有效提升基层管理质量和效率,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现状的改变迫不及待。

1.基层农村财政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日益繁多的经济数据,落后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显得吃力,而常规财务审计工作的流程复杂,涉及到的相关部门配合不够,而基层人员办事流程和操作规范也不一致,降低了基层***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农村财务人员流动性大,财务人员变换比较频繁,人员变更后要重新熟习业务,培训成本高;集体收入大幅增加,而村组开支却缺少有效监管,漏洞日益浮现,导致基层干部******时有发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而且,村民无法获知集体经营情况,对于政务信息也所知甚少,不利于农民参与乡村治理。

2.农村人口较多,而且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大,人口管理和计生管理的难度在日益加大。此外,由于基层***的人口、计生统计规范不一,统计效率和准确率不高,查询速度慢,更新成本高,无法实现各级各不同部门的数据统计衔接,难以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

3.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及各种***的分配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土地管理、***管理日益成为农村管理中的弱项和难题。目前,大多地区的土地***或其他自然***都是分别统计,且仅以纸张进行统计,数据更新难,统计和分析更难,更无法实现及时、精确地上报与共享,不利于宏观经济规划、***统一调配及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和监督。

4.农村事务众多,乡村往往由于人手少,报表统计工作量大,收集数据和统计报表容易出现延迟和错误,各级各部门领导也难以及时掌握农村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影响决策和规划。

基于以上农村管理核心问题,北京市经管站以北京地区农村管理改革为契机,集合全市14个郊市经管站为需求主体,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北京辖区内14个区县、194个乡镇和4023个行政村及各级管理部门成功搭建起一整套管理信息平台,为现代农村管理提供了高效、科学、阳光的创新管理模式。

经过近年来的应用实践和不断地优化升级,证明了该农村创新管理模式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新趋势,能够帮助基层农村管理人员在面对新形势下的经济环境下实现如下管理效益:

1.统一规范各区的办事流程和操作过程,把农村管理各项业务流程固化到系统中,即使人员变动,新人员也能迅速熟悉业务,减少人员培训的时间和成本。系统可轻松实现村账乡管,理清了村级财务,规范了会计管理,简化和降低上级部门的监管难度。此外,还可进行在线审计,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大大减轻人口和***信息***集、汇总和统一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降低出错率,提升工作效率,且实现无纸化环保理念。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系统内部的业务和数据共享,以及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有利于各级***清晰、及时了解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如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农村劳动力现状、农村城市化进程、人口年龄与地理的关系等),为领导提供全面客观的决策依据。

3.完善基层***信息公开,让农民当家作主,使农民获知政务信息。系统中有一个村务公开的子系统,可从业务系统中提取财务报表或其他数据(如***数据、人口数据等),进行各种形式的村务公开,目前在北京是以触摸屏的形式展示。首先在财务方面,村民可以充分了解村财的收支去向,对村账进行有效的监管。二是便民信息的公开,包括农业技术资料、土地***信息、人口信息以及与生活相关的天气预报、邮政查询、电话查询等信息,使农民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面对新形势下的经济环境,只要规划合理、措施得力,加上***的正确引导与支持,相信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安徽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水平,方法,数据

(一)农业信息***开发利用指标分析

农业信息***建设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随着信息***开发利用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农业信息***开发利用工作进展较快,2004年数据较2000年增长了4倍之多。见图2。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市县级农业信息网站发展迅速,这标志着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农业部已建立了具有较强支持服务能力的网络中心,纵向连接农业部与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政务外网已建成开通,初步建立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网站。到2004年底,已有81%的地级和38%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75.9%的县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与农业部信息中心互联互通。全国乡镇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约占80%,逐步形成了以省农业信息网为核心的网站群。

5年间,农业科技图书出版呈波浪形趋势,2001、2002两年出版呈下降态势,2003年后下降趋势明显,见图4。同时,还存在着农村图书发行网点骤减,出版发行物农村市场份额下降的情况,服务“三农”效果较差。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图书价格上涨较快与农民相对有限的购买能力之间产生矛盾,另一方面也受到出版发行单位在农业科技图书出版上力度不够,选题开发工作不力,缺乏适销对路产品的影响。对此,我们要加以注意。

(二)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指标分析

5年间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较快发展。特别是农户电话、电视、电脑等信息终端设备拥有量不断增长,为在全国推广实施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入户项目,建设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解决农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见图5。

图6显示,我国的农村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农村基础通信网覆盖能力大大提高。据统计,1990年全国农活用户只有146万户,至2004达到10,159.5万户,增加了近70倍,全国通电话的行政村总数也达到62.8万个,为农业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年间,农民电视机拥有率再创新高,见图7,农村电视覆盖率不断提高,大多数乡镇开通了有线电视或建立了电视差转台,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行政村。

通过图8可以发现,尽管5年间农村电脑拥有量不断上升,但实际比例仍然很低,特别是与同期城镇居民相关数据相比差距巨大。有数据显示,2005年城市居民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和百家家庭计算机拥有量分别是农村居民的6.5倍和20倍,城乡数字鸿沟呈扩大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农村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城乡差距还是很大的。到2003年底,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庭电话95.41部,移动电话90.07部,彩色电视机130.5台,而同期农村居民上述设备拥有量仅分别为城镇居民的51.4%、26.3%和52%。互联网用户中农林牧渔业用户仅占1.9%。2004年底比2003年底,城市固定电话用户增长3***5万户,增长率23%,而同期农村固定电话用户增长了995万户,增长率不到11%。一些乡镇村仍然没有连通信息或通信网络。2003年底至2004年底全国互联网总用户数增加了1450万,增长率为15.4%,而农林牧渔行业仅增加了11万,增长率为9.9%,远低于总增长率。

通讯基础设施地区不平衡问题更为突出。到2003年底,西部12个省区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家庭电话28.14部,移动电话13.55部,彩色电视机55.76台,分别是全国农村居民上述设备拥有量的57.4%、57.2%和82.2%。

(三)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指标分析

在农村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历史选择。从图9中可以看到,尽管农业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国家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措施得力,使得该项指标增长迅速。

作为广大农村群众获取信息资料重要渠道的邮件、报刊等传统信息传播技术在农村应用较广,全国已通邮的行政村比例已经较高,见10,农村基础通信网覆盖能力大大提高。不过还是有一些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没有被覆盖到。

通过图11我们可以看到,5年间农林牧渔业上网人数剧增。这表明,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尽管农林牧渔业上网绝对人数有所增加,但在全国上网人数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5年中,即使是比例最高的2001年,也仅占全部上网人数的1.5%左右。这种局面,主要是由于广大农民信息素质较低,信息消费能力不足,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覆盖率低,再加上网络信息***本身的质量差、精度低导致的。对此,我们建议国家***取积极措施努力缩小差距,避免城乡“信息鸿沟”进一步扩大。

从图12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乡镇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数量增长迅速。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所有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设立了农业信息工作的职能机构和农业信息中心,***%的地(市)、80%左右的县级农业部门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56%的乡镇依托农技推广组织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各级机构配备了专、***信息工作人员近4万人,发展了包括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和服务的企业、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农村种养大户在内的近17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初步确立。

(四)信息化人才要素的分析

人力***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因素,拥有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异的农业化信息人才队伍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5年来,我国的农业信息化人才指数不断攀升且增长迅速,见图13,表示我国的农业信息人才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是农业信息员的数量增长最为迅速,见图14。这也说明我们国家强调的,依托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用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农业信息化高级实用人才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建立农业信息化专家咨询队伍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要继续坚持。同时,我们也看到专业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增长缓慢,见图15。

(五)信息化外部环境要素的分析

总的来看,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外部环境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2002年以后发展较快,这说明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正不断得以优化。但是,这一指标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国家农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指标,也表明国家财政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还不尽如人意。见图16。

通过统计数字我们发现,农村信息指数这一指标增长相对缓慢,甚至有所起伏。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天然弱势,再加上近年来我国人地比例失调,农村人口过剩和我们长期以来实行高速发展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等城市产业而忽视农业的经济政策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2002年为例,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2%;2002年与2001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可见,在城市奔小康呈现大好局面的同时,与之相对的却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提高速度慢。收入不足导致农民消费结构中维持日常生活基本项目所占比重偏大。另外,农民消费观念落后,对信息的市场意识较差,不习惯为信息服务付费也对这一指标有一定的影响。见图17。

国家对农业信息化投入比较稳定且有所增长,见图18、图19,但增长趋势并不明显,有的年份尽管投资的绝对值有所增长,但所占的比例反而下降。1994-2004年间,中央财政支农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1.6%,而同期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7.6%。另外,有限的资金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主导作用发挥不足,各部门、项目互争资金等情况,造成重复浪费和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比例偏少,限制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农民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主体,关系着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数据显示,5年间我国广大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素质有所提高,受高中专教育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不断增大。这对于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促进农业信息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但总的来说,农村整体文化素质与城镇相比还较低。目前我国近4.9亿农村劳动力中,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一方面限制了他们对信息中蕴涵的盈利机会的识别和把握,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他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经济成本和代价。见图20。

数字乡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如何加快数字乡村的建设?

数字乡村建设就是指依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规定,根据农村信息内容基础建设,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数字化为主要媒介,完成农村产业数字化、整治数字化、服务项目信息化管理及其生活智慧化,构建农村当代是社会经济发展形状,打造出乡村治理信息化管理新模式。特别注意的是,数字乡村并不是新型智慧城市的拷贝版,我们要依据中国乡村的发展趋势具体,深入掌握农业农村发展趋势的客观现实,因时制宜,积极推进农村企业战略转型和进步的新模式。

加速农村信息化管理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网络建设水准,在达到农村基本上互联网技术遮盖的情形下,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推动5G网络建设基本建设过程,发展趋势农村5G典型性自主创新运用。完善信息终端设备和服务项目提供,激励“三农”有关新技术商品、手机软件、终端设备的产品研发,并积极推进民族语言音频***技术研发运用,服务项目众多中华民族地域和少数名族人民群众。进一步推动信息内容入村入户口工程项目,搭建乡村级服务平台,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便捷高效率服务项目。

以电力工程、水利工程、货运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领域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战略转型更新,基本建设“智慧乡村”。加强生态***遥感技术检测“一张图”和综合性监管平台基本建设,动态性把握农村土地***利用和发展状况,完成对耕地信息内容、土地***区块链、农作物种类、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等数据的高效检测管控。推动农业农村云数据中心基本建设,加强iPhone、棉絮、糖料等关键农业产品产业链互联网大数据基本建设,连通底层数据信息共建共享。

推动农村智能化经济发展迅猛发展。加速推进云计算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型技术应用与农业、牧业、畜牧养殖、水产业、农业产品制造业的全方位紧密结合发展趋势,打造出智能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积极主动开发设计农村业态创新,根据数字农业基本,打造出认种农牧业、感受农牧业、生态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提升农牧业增加值。借势“互联网技术 ”,进一步强化线上与线下营销渠道,创建聪慧物流运输站,推进电子商务入村带头作用,产生农特产品电商平台。加速推进农业机械智能化系统水准,推动新一代信息科技与农业机械紧密结合,提高农业机械智能化系统水准。

促进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准不断提高。加强底层“互联网技术 党建工作”数据平台,健全党员远程教育具体内容,促进党务工作、村务、会计在网上公布,通畅民声。推进农村“互联网技术 ***部门”服务项目,连通市、县、乡、村四级数据信息相通,加强在网上审核保障体系,完成农户人民群众 “做事出不来村”“零跑腿服务”。促进“互联网技术 小区”向乡村延生,搭建“互联网技术 小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大力促进乡村建设和整体规划管理信息化,提升乡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准。健全农村综合治理服务平台,保证“大事儿各大网站连动,琐事一格处理”。

大力开展互联网技术 公共性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基本建设,健全线上与线下连动的公共性法律援助体制,连通线上服务和实体服务项目的新安全通道。融合公共性法律援助网络***,根据公共性法律法规综合服务平台将司法部门、法律工作者、农户等联接下去,不断提高乡村公共性法律援助的系统化、人性化水平和乡村公共性法律法规服务水平。推进农村信息内容惠农服务项目。大力开展农村教育智能化基本建设,增加教育现代化项目资金综合幅度,优先选择歪斜乡村区域院校,关键帮扶欠缺区域和欠缺院校的教育现代化基本建设,推动农村地域文化教育的平衡、高质量发展,完成农村与城区文化教育同歩发展趋势。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析报告、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