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知识答题技巧(网络安全知识答题技巧大全)

网络安全 39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网络安全知识答题技巧,以及网络安全知识答题技巧大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计算机软考网络工程师 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网络安全知识答题技巧,以及网络安全知识答题技巧大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计算机软考网络工程师

网络工程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考试***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计算机与网络知识与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笔试安排在一天之内。

网络工程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考试***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计算机与网络知识与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笔试安排在一天之内。

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部件

·指令系统

·处理器的性能

1.1.2

存储器

·存储介质

·主存(类型、容量和性能)

·主存配置(交叉存取、多级主存)

·辅存(容量、性能)

·存储系统(虚拟存储器、高速缓存)

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

·中断、DMA、通道、SCSI

·I/O接口

·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征

1.2

操作系统知识

1.2.1

基本概念

·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分类

·多道程序

·内核和中断控制

·进程和线程

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进程的状态及转换

·进程调度算法

·死锁

·存储管理方案

·文件管理

·作业调度算法

1.3

系统管理

1.3.1

系统配置技术

·系统构架模式(2层、3层及多层C/S和B/S系统)

·高可用性配置方法

·

RAID技术

1.3.2 系统性能

·性能设计

·性能指标、性能评估

1.3.3

系统可靠性

·可靠性度量

·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

二、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

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

·需求分析和管理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模块设计、I/O设计、人机界面设计

2.1.2

测试评审方法

·测试方法

·评审方法

·测试设计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统测试)

2.1.3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制定项目***

·质量控制***、管理和评估

·过程管理(PERT图、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配置管理

·人员***和管理

·文档管理(文档规范、变更管理)

·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

2.2

系统维护

·维护的类型

·维护过程管理

·硬件维护,软件维护

三、网络技术

3.1

网络体系结构

3.1.1网络拓扑结构

3.1.2

网络分类

·LAN、MAN、WAN

·接入网、主干网

3.1.3 ISO OSI/RM

3.2

TCP/IP协议

·应用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TCP、UDP)

·网络层协议IP

·数据链路层协议

3.3

数据通信基础

3.3.1 信道特性

3.3.2

调制和编码

·ASK、FSK、PSK、QPSK

·抽样定理、PCM

·编码

3.3.3

传输技术

·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串行/并行)

·差错控制

·同步控制

·多路复用

3.3.4

传输介质

·有线介质

·无线介质

3.3.5线路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DSU、DCU)

3.3.6物理层

3.4局域网

·IEEE体系结构

·以太网

·网络连接设备

·高速LAN技术

·VLAN

·无线LAN、CSMA/CA

3.5

网络互连

·网际互联设备

·交换技术

·接入技术

3.6因特网

·因特网概念

·Internet服务

·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

3.7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ODI、NDIS)

·Windows

2003

·ISA 2004

·RedHat

Linux

3.8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的功能域

·网络管理协议

·网络管理命令

·网络管理工具

·网络管理平台

·分布式网络管理

四、网络安全

4.1

安全技术与协议

4.1.1 保密

·私钥加密体制

·公钥加密体制

4.1.2

安全机制

·认证

·数字签名

·完整性

·访问控制

4.1.3

安全协议

4.1.4 病毒防范和入侵检测

4.2

访问控制技术

五、标准化知识

5.1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标准化

5.1.1

标准

·国际标准(ISO、IEC)与美国标准(ANSI)

·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

5.1.2

安全性标准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

·CC标准

·BS7799标准

5.2

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

·美国标准组织

·欧洲标准化组织

·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六、信息化基础知识

全球信息化趋势、国家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

·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基础知识

·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

七、计算机专业英语

·具有工程师所要求的英语阅读水平

·掌握本领域的基本英语词汇

设计与管理

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

1.1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1.1.1 应用需求分析

·应用需求的调研

·网络应用的分析

1.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1.1.3

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

·通信需求

·性能需求

·可靠性需求

·安全需求

·维护和运行需求

·管理需求(管理策略)

1.2

网络系统的设计

1.2.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

·收集信息

·***用的技术和产品的比较研究

·***用的技术和设备的比较要点

1.2.2

网络系统的设计

·确定协议

·确定拓扑结构

·确定连接(链路的通信性能)

·确定节点(节点的处理能力)

·确定网络的性能

·确定可靠性措施

·确定安全性措施

·结构化布线系统

·网络设备的选择,制定选择标准

·通信子网的设计

·***子网的设计

1.2.3

新网络业务运营***

1.2.4 设计评审

1.3 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

1.3.1 安装工作

1.3.2

测试和评估

1.3.3

转换到新网络的工作***

2.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评价

2.1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2.1.1

用户措施

·用户管理、用户培训、用户协商

2.1.2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

·确定策略

·设备的编制

·审查的时间

·升级的时间

2.1.3

维护和升级的实施

·外部合同要点

·内部执行要点

2.1.4

备份与数据恢复

·数据的存储与处置

·备份

·数据恢复

2.1.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

·设备管理

·软件管理

·网络配置图

2.2

网络系统的管理

2.2.1

网络系统的监视

·网络管理协议(SNMP、MIB-2、RMON)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故障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

·性能监视的检查点

·安全监视的检查点

2.2.2

故障恢复分析

·故障分析要点(LAN监控程序)

·排除故障要点

·故障报告撰写要点

2.2.3

系统性能分析

·系统性能要点

2.2.4

危害安全的对策

·危害安全情况分析

·入侵检测要点

·对付计算机病毒的要点

2.3

网络系统的评价

2.3.1

系统评价

·系统能力的限制

·潜在的问题分析

·系统评价要点

2.3.2

改进系统的建议

·系统生命周期

·系统经济效益

·系统的可扩充性

3.网络系统实现技术

3.1

网络协议

·商用网络协议(SNA/APPN、IPX/SPX、AppleTalk、TCP/IP)

·商务协议(XML、CORBA、COM/DCOM、EJB)

·Web服务(WSDL、SOAP、UDDI)

3.2

可靠性设计

·硬件高可靠性技术

·软件高可靠性技术

·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

·容错技术

·通信质量

·RAID

3.3

网络设施

3.3.1 xDSL调制解调器

3.3.2

FRAD(帧装配/拆除)、CLAD(信元装配/拆装)

·接口

·功能

3.3.3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

·命令行接口配置

·Web方式访问交换机和路由器

·VLAN配置

·VOIP配置

·路由协议的配置

·广域联网

·DTP、STP、RSTP

3.3.4远程访问服务器

·功能和机制

3.3.5多层交换机功能和机制

3.3.6

IP路由器功能和控制

3.4 网络应用与服务

3.4.1

IP地址

·IPv4、IPv6

·动态分配和静态分配

·DHCP服务器的原理及配置(Windows、Linux)

3.4.2

网络系统管理

·网络管理命令

·Linux系统

·Windows系统

·Windows活动目录

·Windows终端服务与远程管理

3.4.3

DNS

·URL

·域名解析

·DNS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Linux)

3.4.4电子邮件服务器配置(Windows、Linux)

3.4.5

WWW

·虚拟主机

·WWW服务器配置(Windows、Linux)

·WWW服务器的安全配置

3.4.6

代理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Linux)

3.4.7

FTP服务器

·FTP服务器的访问

·FTP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Linux)

3.4.8

网络接入与服务

·HFC、ADSL、FTTx+LAN、WLAN、移动通信

·服务供应商

·因特网广播、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主机服务提供者、数据中心

3.5

网络安全

3.5.1访问控制与防火墙

·ACL命令

·过滤规则

·防火墙配置

3.5.2

数字证书

3.5.3 ***配置

3.5.4 PGP

3.5.5 病毒防护

4.网络新技术

4.1

光纤网

·无源光网PON(APON、EPON)

4.2

无线网

·移动电话系统(WCDMA、CMDA2000、TD-SCDMA)

·微波接入(MMDS

LMDS)

·卫星接入

·蓝牙接入

4.3主干网

·IP over

SONET/SDH

·IP over Optical

·IP over DWDM

4.4

通信服务

·全天候IP连接服务(租用线路IP)

·IPv6

4.5

网络管理

·基于TMN的网络管理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2015年软考网络规划设计师案例分析题要如何备考?

网规的难点在于下午的案例,总结2009年以来的7次考试,除了通信规范分析出现过相同知识点考题以外,其它的几乎每年完全不同。这对于应考准备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于此现象,提出以下几点应考建议:

1、下午重点知识点的基础知识必须掌握扎实,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块:企业网络的可靠性技术、网络安全、无线网络规划、网络存储技术、路由协议OSPF、MPLS***、通信规范分析、逻辑网络设计等。这几块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你通过考试的机率。

2、网规不单纯考查你技术的掌握程度,而是考查对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深入理解每一种技术在企业的应用,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平时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要深入理解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场景及解决的问题。

3、掌握案例题的答题技巧,整个90分钟的考试,不需要你篇大论的阐述技术原理,而应该一针见血,把握答题要点。

如何提高省考申论成绩?

提高省考申论成绩的方法有:

1、可以利用一周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两套题。

一套是国考题,一套是联考题或者省考题。建议做近两年考题,感受一下申论材料的类型、试卷有几部分构成,题目怎样设置,应该用什么样度的思维模式答题,这两套题做完以后,把材料再看两遍到三遍甚至四遍。

2、申论答题技巧、知识学习阶段,需要一知周的时间复习。

主要了解申论命题有什么特点、阅卷规则、申论的材料由几部分组合、每一部分的答题技巧、作文写道作注意事项。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掌握答题技巧。

3、套题训练。

套题训练一般需回要10套题,包括国考、联考的和部分省考的套题。通过套题训练,可以将第一、第二个阶段培养的申论直觉和答题技巧进行具体应用。

4、模拟巩固。

在考前一周,模拟考场做两、三套题。考生要答严格把控时间,做第一套题发现的问题,可在做第二套时及时弥补。

扩展资料:

提高省考申论成绩过程中的误区:

误区一:申论是玄学

申论裸考五六十,准备几个月依旧五六十。将申论划分为玄学,从此两耳不闻申论事,一心只读行测书。申论和行测的最大区别在于,行测的努力与成绩是一个正相关的科目,努力就会有回报,并且瓶颈期较高。而申论上来就有个门槛,如果一直没有越过门槛,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引上道,则一直低分徘徊不前。而越过这个门槛,就可稳步提升,轻松超过行测的分数(80+行测除外)。

误区二:缺乏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公务员的基本思维,拥有辩证思维的人,往往做事更加谨慎,处事更加全面。所以我们申论考试在基本层次方面也应进行分类即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误区三、在白纸或者申论答题纸上作答

在这说一个要点(仅仅是建议):平常练习书写申论答案时,建议不要直接在白纸或者标准申论格子纸上练习。因为你写出来的答案是在格子纸上,而不是阅卷人眼中的答案,经过电脑扫描后红色格子会消失。有时候你在格子纸上写出来的字挺好看,但是格子消失后就不一定好看了。所以建议买 “申论标准答题纸 + 临摹纸” 将临摹纸铺在申论答题纸上写答案。这样不仅保证考场的真实感,而且你写出来的答案就是阅卷人眼中的答案。

误区四:做申论模拟题

建议只做真题,不做模拟题。一批学者耗费几十天命制申论卷,难道不值得花费我们细细研究吗?而模拟题呢?每周一考?你懂得。

误区五:刷题不总结,一题做一遍

申论和行测最大的不同是申论不在刷题多,而是谁刷的精。

误区六:背诵各种申论素材

我想这是大多数申论学子都曾入坑的一个点吧。背了好多申论金句,我想说你们背了就能在大作文用吗?你们真的好有时间。为什么不自己做几套固定模板用呢?当年我也曾背过一两周,但是发现我不管怎么背,都用不上。产出比严重失衡。好多人说这是培养申论语感。说起语感,想起了英语语感,气不打一处来。拜拜了您呢。后来,经过自己积累、总结加改编,做出几套模板。事实证明相当好用。

误区七:作答不尊重原文

申论是一个严谨客观的考试,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必须有准确、确切的要点。基本没有考生发挥的余地。那如何才能准确呢?当然是申论材料的原字原词是最准确的,是有据可寻的。

谁能帮帮我

首先不要太紧张,也不要给自己定不太可能实现的目标.在高考中最重要的还是心态.

制定学习生活***要结合个人不同的情况.在这里先给你点建议.

(1)首先要在相同的时间温习相同的科目.保持那一时段对此科目的敏感度.例如:外语是早上9:00-11:00考的,那么就尽量在那一时段看外语.这样对临场是很有帮助的.

(2)再者晚自习是最宝贵的时间,因为那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要有效率的学习.不支持打疲劳战,要保持足够的睡眠.绝大多数打疲劳战的人高考都不会太理想.

(3)要学会支配时间,比如背单词要选如早上,记忆力最旺盛的时候.不要将学习时间定的太死,要灵活.

(4)再谈数学,其实文科数学是非常简单的.我们那届文科数学平均分都在120以上.在数学考试方面,要学会适当的放弃,如有些困难的题目可以选择放弃,这样会对总分有好处.文科数学的训练方向要放在基础题上,要保持较高的正确率.

我是去年考的高考,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帮助.祝你好运.

要想学好数学,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将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定义等之间的关系理清楚,对于数学中的所有的公式、定理、定义都不能靠背,背是没有用的,首先你要理解它们,将每个公式、定理、定义的关系推导清楚,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只有当你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后,久而久之,你自然就记住所有公式、定理、定义了,而靠背公式,背定理、定义是学不好数学的,如果你没有如果你没有将他们理解透彻,即使你背下来了,也一样不会运用不会做题,所以只有做到这点,你在解数学题时就不会再有障碍了,你的数学一定会突飞猛进的。

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要回答这个似乎非常简单:把定理、公式都记住,勤思好问,多做几道题,不就行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有的同学把书上的黑体字都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可就是不会用;有的同学不重视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死记结论,生搬硬套;有的同学眼高手低,“想”和“说”都没问题,一到“写”和“算”,就漏洞百出,错误连篇;有的同学懒得做题,觉得做题太辛苦,太枯燥,负担太重;也有的同学题做了不少,辅导书也看了不少,成绩就是上不去,还有的同学复习不得力,学一段、丢一段。

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学习态度问题:有的同学在学习上态度暧昧,说不清楚是进取还是退缩,是坚持还是放弃,是维持还是改进,他们勤奋学习的决心经常动摇,投入学习的精力也非常有限,思维通常也是被动的、浅层的和粗放的,学习成绩也总是徘徊不前。反之,有的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力强劲,他们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总是想方设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主动向同学、老师求教,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和创造学习条件的能力。二是学习方法问题: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琢磨学习方法,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上课记笔记,下课写作业,机械应付,效果平平;有的同学今天试这种方法、明天试那种方法,“病急乱投医”,从不认真领会学习方法的实质,更不会将多种学习方法融入自己的日常学习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同学对学习方法存在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比如,什么叫“会了”?是“听懂了”还是“能写了”,或者是“会讲了”?这种带有评价性的体验,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差异是非常大的,这种差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效果。

由此可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的形成又离不开平时的数学学习实践,下面就几个数学学习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谈一谈如何学好数学。

一、数***算

运算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初中阶段是培养数***算能力的黄金时期,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都和运算有关,如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分式的运算、根式的运算和解方程。初中运算能力不过关,会直接影响高中数学的学习:从目前的数学评价来说,运算准确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运算屡屡出错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从个性品质上说,运算能力差的同学往往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眼高手低,从而阻碍了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从学生试卷的自我分析上看,会做而做错的题不在少数,且出错之处大部分是运算错误,并且是一些极其简单的小运算,如71-19=68,(3+3)2=81等,错误虽小,但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让一句“马虎”掩盖了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运算出错的具体原因,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面对复杂运算的时候,常常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情绪稳定,算理明确,过程合理,速度均匀,结果准确;

②要自信,争取一次做对;慢一点,想清楚再写;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纸上也要写清楚。

二、数学基础知识

理解和记忆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什么是理解?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话去解释事物的意义,同一个数学概念,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所以理解是个体对外部或内部信息进行主动的再加工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理解的标准是“准确”、“简单”和“全面”。“准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简单”就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全面”则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重不漏。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二是知识的引申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

★什么是记忆?

一般地说,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借助关键词或提示语尝试回忆的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看到“抛物线”三个字,你就会想到: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标准方程是什么?抛物线有几个方面的性质?关于抛物线有哪些典型的数学问题?不妨先写下所想到的内容,再去查找、对照,这样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另外,在数学学习中,要把记忆和推理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三角函数一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数定义和加法定理为基础的,如果能在记忆公式的同时,掌握推导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遗忘。

总之,分阶段地整理数学基础知识,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以极大地促进数学的学习。

三、数学解题

学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

1、如何保证数量?

① 选准一本与教材同步的辅导书或练习册。

② 做完一节的全部练习后,对照答案进行批改。千万别做一道对一道的答案,因为这样会造成思维中断和对答案的依赖心理;先易后难,遇到不会的题一定要先跳过去,以平稳的速度过一遍所有题目,先彻底解决会做的题;不会的题过多时,千万别急躁、泄气,其实你认为困难的题,对其他人来讲也是如此,只不过需要点时间和耐心;对于例题,有两种处理方式:“先做后看”与“先看后测”。

③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题,与同学、老师交流,并把心得记在自习本上。

④每天保证1小时左右的练习时间。

2、如何保证质量?

①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学会“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题意,注意对整个问题的转译,深化对题中某个条件的认识;看看与哪些数学基础知识相联系,有没有出现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再现思维活动经过,分析想法的产生及错因的由来,要求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元归一。

②落实:不仅要落实思维过程,而且要落实解答过程。

③复习:“温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较“经典”的题重做几遍,把做错的题当作一面“镜子”进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种高效率的、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方法。

四、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与哲学思想的融合是学好数学的高层次要求。比如,数学思维方法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有其对立面,并且两者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转换、相互补充,如直觉与逻辑,发散与定向、宏观与微观、顺向与逆向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在一种方法受阻的情况下自觉地转向与其对立的另一种方法,或许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比如,在一些数列问题中,求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除了演绎推理外,还可用归纳推理。应该说,领悟数学思维中的哲学思想和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数学思维,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方法。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扎扎实实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学会聪明地做题,并且能够站到哲学的高度去反思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我们就一定能早日进入数学学习的自由王国。

跟我当年的作息差不多,参考我自己的经历帮你做一个时间表供参考:

6:00-6:30,起床,早饭

6:30-7:20,诵读外语(如果不是住校,还要除掉路上时间,不过不要在路上听外语录音,交通安全很重要)

7:30开始上课,跟着老师的安排走,不过我的经验是政治的很多复习题没必要做,弄通教材和历年真题就足够了,很多所谓的模拟题都不够科学,有误导嫌疑

12:00-13:00,吃饭、午休

13:00-14:00,做上午课程老师布置的作业

14:00-19:00,上课,尽量在课堂上把老师安排的习题做完

19:00—19:30,吃饭、休息

19:30—22:00,如果数学不好的话,建议把这比较宝贵大块时间的前半部分用来研读教材,同时要保证每天都做一定量的习题,这样会有较快的提高。后半部分时间个人感觉应该用来过政治和历史的教材,整个复习阶段,这两课的教材应该有质量的复习三遍。

另外,各科复习要穿***行,每科复习一个小时左右告一段落就要换一个区别较大的科目,比如复习历史后做数学,然后政治,再换英语等。

(做习题不一定占用晚自习时间,可以用课间休息或者如果外语、语文比较好的话,可以分掉些时间,在外语或者语文课上做好了)

高三上半学期可以睡得稍微晚些,大量死记硬背的东西都应该在上半学习完成,个人感觉12点半以前为宜,临睡前一个小时是记忆的黄金时间,最好用来背诵历史或者外语。

而下半学期要尽量在12点前睡,尤其临近考试的一个月,要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上面有人提到的,根据考试时间段来安排复习科目的时间段的做法,我也很推荐,尤其是对提高外语听力成绩很有帮助。

一点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成功!

是的作息时间跟我以前的差不多哦,不过我的数学成绩不错哦,你这个要有个针对性,我中午休息抽出一个小时来预习下数学,半个小时也行,之后在睡觉!你下午时间分配不好哦,一天的时间脑力劳动是很累的,你应该有什么运动之类的吧,劳逸结合下好,我那时每天下午下课后都去踢球的,到6点30。也是7点上课。数学要学好也不是件难事,不过要看你的基础怎样咯,记得数学自学能力不可缺少,课前一定要预习,有什么不懂的要标记下,上课认真下听老师讲解,晚修抽最少45分钟来做数学练习题,数理化其实都是练出来的,多做下习题,不过也要有选择和针对性的做。还有早上6点应该起床了哦,起来运动去然后去早读,不过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哦。上面纯熟我以前的经历,希望能给你借鉴下,祝你高考能够拿的美满的成绩!

理宗问题

建议你按照今年的高考大纲去复习,只要你按照大纲的要求去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要点)

理科综合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考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以下考试内容。

一、生物

注:生物考查内容与去年保持一致,没有变化,故不再摘录。

二、化学

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还应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能力要求

1.观察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2.实验能力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4)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3.思维能力

(1)对中学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将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存储,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能将化学问题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能够运用自己存储的知识,将它们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3)能将化学信息(含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数据和各种信息、提示、暗示),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能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 (收敛和发散)的创造能力。(4)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5)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选择和评价的能力。(6)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4.自学能力

(1)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2)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这四种能力范畴,事实上是有重叠交叉的。一个试题可以测试多种能力或是一种能力中的多个层次。

(二)考试范围及要求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五个方面。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l.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4)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

3.化学中常用计量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g•mol-1)、气体摩尔体积(L•mol-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mol•L-1)、阿伏加德罗常数。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4.化学反应与能量

(1)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初步了解新能源的开发。

5.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3)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4)初步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5)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

6.物质结构

(1)了解原子的结构及同位素的概念。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

(4)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 (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3)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4)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9.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3)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4)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5)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6)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7)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 学 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8)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1.I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1)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I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

(1)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2)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3)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

(4)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

(5)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

(6)初步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

(7)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8)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9)初步了解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

(1)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保护。

(2)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

(3)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4)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5)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

(6)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

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

1.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2.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种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

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炔)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4.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脂、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5.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

6.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7.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8.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9.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产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

10.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11.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化学实验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6.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7.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

8.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化学计算

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4.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5.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6.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7.掌握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

8.以上各类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三.物理

(一)能力要求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

物理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知识内容

一、质点的运动

内容要求说明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

2.位移和路程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vt.s-t图.v-t图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5.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 式 v=v0+at,s=v0t+at2/2,v2-v02=2as.v-t图

7.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8.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的方向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9.平抛运动

10.匀速率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周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v2/R

不要求会推导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v2/R

二、力

内容要求说明

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

1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1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1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三、牛顿定律

内容要求说明

1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17.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18.牛顿第三定律

19.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20.牛顿定律的应用

21.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限于圆轨道)

22.宇宙速度

23.超重和失重

24.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四、动量、机械能

内容要求说明

25.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26.动量守恒定律

27.功、功率

28.动能、做功跟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

29.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30.弹性势能

31.机械能守恒定律

32.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

33.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

五、振动和波

内容要求说明

34.弹簧振子、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35.单摆

36.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37.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38.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9.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40.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

41.多普勒效应

六.分子热运动、热和功、气体

内容要求说明

42.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阿伏加德罗常数、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43.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

44.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量、能量守恒定律

45.热力学第一定律

46.热力学第二定律

47.永动机不可能

48.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49.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50.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热力学温度

51.气体的体积、压强、温度之间的关系

5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53.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七、电场

内容要求说明

54.两种电荷、电荷守恒

55.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

56.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57.电势能、电势差、电势、等势面

58.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

59.静电屏蔽

60.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6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

62.电容器的电容

6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常用的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计算,只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于场强的情况

八、稳恒电流

内容要求说明

64.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

65.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66.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

67.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

68.电功和电功率、串联、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

69.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70.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

九、磁场

内容要求说明

71.电流的磁场

72.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地磁场

73.磁性材料、分子电流***说

74.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则

75.磁电式电表原理

7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77.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1.安培力的计算限于直导线跟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2.洛伦兹力的计算限于v跟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十、电磁感应

78.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79.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右手定则

80.自感现象

81.日光灯

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

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

十一、交流电流

82.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原理.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

83.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84.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和电流比

85.电能的输送

只要求讨论单相理想变压器

十二、电磁场和电磁波

86.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

87.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88.电视.雷达

十三、光的反射和折射

89.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

90.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91.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

92.光导纤维

93.棱镜.光的色散

十四、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94.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95.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96.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现象

98.光谱和光谱分析.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r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光的电磁本性.电磁波谱

99.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00.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

101.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十五、原子和原子核

102.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103.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104.氢原子的电子云

105.原子核的组成.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衰变.半衰期

106.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107.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108.核能.质量亏损.受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109.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核反应堆

110.轻核的聚变.可控热核反应

111.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十六、单位制

112.单位制.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它物理量的单位

小时、分、摄氏度(℃)、标准大气压、升、电子伏特(eV)Ⅰ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十七、实验

113.长度的测量

114.研究匀速直线运动

115.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1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17.验收动量守恒定律

11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1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20.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2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22.用描述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2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124.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25.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126.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27.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28.练习使用示波器

129.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30.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31.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点器、弹簧测力计、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三)命题要求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三、题型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简答题等题型。

四、内容比例

物理、化学、生物3科的内容比例约为40%、36%、24%。

五、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六、组卷原则

试题主要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网络安全知识答题技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网络安全知识答题技巧大全、网络安全知识答题技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