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设施算力感知(网络基础设施与算力)

网络设计 93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网络基础设施算力感知,以及网络基础设施与算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移动打造以什么为重点的新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网络基础设施算力感知,以及网络基础设施与算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移动打造以什么为重点的新型

中国移动正系统打造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

           

11月9日,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讲道,中国移动在算力方面年投资约5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移动算力规模将达到20 EFLOPS以上,增长率超150%。

算力网络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据介绍,中国移动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实施“4+3+X”数据中心结构,已形成覆盖全国各地市的数据中心布局。

中国移动此次举动的影响:

一是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基于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网络,打造可提供数据感知、传输、存储、运算一体化服务的算力网络,推动算力成为与水电一样的社会级服务,加速“新基建”升级。

二是发挥跨界融通作用。依托业已形成的海量数据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的开放共享,释放“新要素”价值。

三是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汇聚各方力量,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潜力。

新基建的特征

一、是技术迭代。

可以看到移动通信是不断迭代升级的,因此新基建一定要是一个开放系统,互联模式,来应对迭代升级的变化。

二、是软硬兼备。

传统基础设施主要依靠物理空间,依靠火车、公路、飞机,以人员和物质为全虚对象。而新型基础设施则以数据和物品为对象,既有硬件,包括高端芯片、传感器,又有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三、是数字驱动。

数据是未来社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已有过去的经济驱动走向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数据驱动,用来引领技术流、智能流、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

四、是协调迎合。

新基建的网络是以感知、全虚、乘除、计算、应用为主,其线上、线下互联网与物联网,数字化和智能化协同融合。

五、是平台聚力。

由于互联网具有强大的聚集能力,因此互联网平台型的企业和平台型的经济可以快速的崛起,如电子商务平台、搜索引擎的平台、工业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平台都产生了很多的头部企业。

六是价值赋能。

新基建运用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技术提升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水平,特别是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赋能了更多更新的动能。

扩展资料: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云计算未来的发展前途及方向?

根据《云计算发展***(2020)》,未来十年,云计算仍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进入普惠发展期。一是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云计算将加快应用落地进程,在互联网、政务、金融、交通、物流、教育等不同领域实现快速发展。二是全球数字经济背景下,云计算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企业上云进程将进一步加速。三是***肺炎疫情的出现,加速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SaaS服务落地,推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云计算产业发展的6大趋势如下:

趋势1:云技术从粗放向精细转型

“云技术从粗放向精细转型,技术体系日臻成熟。”

随着云原生的容器、微服务、无服务器等技术,越来越靠近应用层,***调度的颗粒性、业务耦合性、管理效率和效能利用率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数字中台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云原生恰恰是数字中台的“底座”,可以说数字中台是利用云原生技术精细化落地的最佳实践。同时,随着云原生的发展越来越精细化,原生云安全需求也越来越“细”。

趋势2:云需求从IaaS向SaaS上移

“目前,国内SaaS服务较国外相比存在3-5年差距,但是正是因为有差距,同时加上疫情的‘驱动’,国内市场蓄势待发。”从这几年企业上云的情况也能够发现一些“端倪”:尽管目前国内没有SaaS独角兽企业,但是企业上云中,很多行业客户因为对于基础IT不是特别熟悉,因而更多会选择和行业相关的SaaS服务,国内细分行业SaaS市场需求旺盛。

***肺炎疫情发生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养成了使用线上应用的习惯,比如疫情防控、在线教育,***会议等都是SaaS服务,因而在后疫情时代,SaaS将通过增加客户粘性和专业性提升用使用率。

“同时,SaaS、IaaS和ISV服务商三方将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共建繁荣、和谐的SaaS服务生态。”

“未来,企业级SaaS服务向行业化、平台化、智能化发展。”

趋势3:云架构从中心向边缘延伸

“随着边缘计算的发展,分布式云已经成为云计算的新形态,边缘侧布局也成为重点。”

分布式云根据部署位置不同,规模大小不同,服务能力强弱等要素,可以分为中心云、区域云和边缘云,三者形成的云边协同平台可以更加开放地为各大行业赋能。目前电信运营商都在利用5G基站,布局分布式的架构。未来,增加云边协同的能力,以及边缘侧赋能的能力,将为行业发展云计算带来更多红利。

尽管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在云边协同上的布局路径有所不同,但是最终都将为行业带来算力红利。从具体的行业上看,大媒体行业首先受益于分布式云的发展,而在工业、交通、农业三大行业,云边协同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比如:云边协同将实现传统工业与信息化的融合,云边协同将帮助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云边协同助力传统交通向智慧交通转型等。

“云边协同,促使云计算为各行业各的赋能更加具备普惠性,将算力延伸到边缘侧。”

趋势4:云安全从外部向原生转变

“原生云安全推动安全与云深度融合。”

与以往相比,原生云安全平台将安全能力逐步从生产向开发和测试等环节延伸,融入从设计到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向用户交付更安全的云服务,而原生云安全产品,则是由原来的***逐渐转为内嵌,更多地发挥云平台的数据价值,进行安全态势感知、云访问安全代理等。

趋势5:云应用从互联网向行业生产渗透

“数字化转型推动云应用从互联网向行业生产渗透,传统信息基础设施亟待升级为数字基础设施。”

信通院调研显示,云应用日趋广泛,并且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渗透。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在传统行业,传统信息基础设施真正实现数字化并不多。栗蔚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技术架构存在痛点,比如,跨平台异构环境的数据难打通,高并发、不可预测访问需求承载力有限,上层应用敏捷化的交付需求难支撑等;二个是IT管理存在痛点,比如,多场景多层次的IT服务需求难实现,IT管理和服务各要素(技术、平台、流程、管理、组织架构、运营体系)能力水平不齐等。

为了应对上述痛点,目前业界加速推进企业技术架构迭代升级,促进传统数字化转型。同时,云化管理平台的作用也日渐凸显。栗蔚介绍,在这一背景下,信通院即将推出企业数字基础设施云化管理和服务运营能力成熟度模型(IOMM),从服务产品化、能力平台化、管理精益化、运营体系化、数据价值化等六个方面,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力“把脉”。

趋势6:云定位既是基础***也是基建操作系统

“新基建促使云的定位从基础***向基建操作系统扩展。”

以往,业界更多认为云计算就是虚拟化***,然而在新基建框架中,云计算越来越多扮演基建管理调度的角色,是承上启下的重要平台,全面提升网络和算力的能力。

发改委对于新基建概念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融合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又包括算力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是新技术基础设施中的一个环节。

“如果将信息基础设施看作是一台计算机,那么云计算就是这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云计算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一部分,不仅提供虚拟化***,并且以云原生为技术体系,构建面向全域数据高速互联与算力的全覆盖的整体架构,全面提升网络和算力能力水平。

IPv6“高速公路”全面建成 运营商贡献了哪些力量?

(易欢)随着新一轮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发展IPv6对促进互联网演进升级,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产业各方的努力下,我国IPv6规模部署实现跨越式发展,IPv6 “高速公路”全面建成,信息基础设施IPv6服务能力已基本具备。在这其中,三大运营商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中国电信:云网端到端IPv6改造基本全面完成

7月12日,在“首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启动会暨IPv6+创新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研究院高级技术专家、北京市IPv6重点实验室主任解冲锋表示,中国电信从2003年开始推进IPv6工作,大力推动技术研究,现网试点和规模部署,获得各方好评。“目前中国电信已建成端到端畅通的IPv6高速公路,云网端到端(网络、云、终端等)IPv6改造基本全面完成。”

具体而言,在现网试点方面,2003年中国电信建设国内最大的运营商CNGI网,进行IPv6验证示范;2005年承接了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的第一批示范工程;2010年在江苏和湖南打通第一条基于IPV6的电路。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移动网和固网已全面完成改造,支持IPv6;移动网31省4G、5G核心网用户面均已开启双栈,5G核心网控制面已开启单栈;固网12000多台设备开启IPv6。终端方面,90%以上的可控家庭***已经支持并开启IPv6,新增手机终端、家庭***、智能家居终端、物联网终端等默认支持并开启IPv6功能。

解冲锋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电信将持续做好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围绕全面建设网络强国的总目标,切实履行电信的运营商和央企双重职责,落实国家要求,从强IPv6网络安全能力、提升IPv6云网端到端能力、提升IPv6云网运营能力、深化IPv6应用改造、推进IPv6技术创新、加强统筹协调六大方面开展工作,加快IPv6规模部署应用,全面提升IPv6发展水平。

据介绍,下一步中国电信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我国IPv6更好更快发展。

技术创新方面,加快IPv6关键技术的应用及突破。推进兼容性、确定性、自动化、安全性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为网络全面注智,实现网络的自规划、自运行、自适应、自优化。

业务创新方面,联合创新,繁荣IPv6业务体系。与国际组织、高校、设备商、各行业客户、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等加强合作;发挥运营商的云网优势,加强对千行百业的赋能,助力典型行业、重点企业打造创新产品。

模式创新方面,内外结合,助推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应用感知型网络,实现运营商自身网络服务模式创新转型;云网能力全面开放,为IPv6商业模式的全面创新与繁荣提供坚实的基础。

中国移动:建成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双栈网络和IPv6单栈网络

中国移动自2003年开始IPv6技术研究,历时近20年,借助移动网络换代的 历史 机遇突破IPv6发展瓶颈,通过“3G起步,4G同步,5G内生”推动实现移动网络与IPv6同步发展,建成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双栈网络和最大的IPv6单栈网络。

在“首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启动会暨IPv6+创新高峰论坛”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所主任研究员程伟强讲到,中国移动自研IPv6浓度测试工具,推动IPv6端到端升级改造。截至今年6月底,移动网7.72亿IPv6用户流量占比达41.7%,固网1.69亿IPv6用户流量占比达12.6%。

算力网络时代,中国移动将持续推动IPv6/SRv6创新,构建统一算网IP底座,推动算力网络技术发展。

程伟强表示,中国移动基于IPv6/G-SRv6构建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智能调度的IP底座,支撑算力网络演进;入云+云间+云内网络统一SRv6/G-SRv6极简协议,整合云、边、端、网的基础***,构建无处不达的算网服务;G-SRv6网络切片+随流检测提供确定连接服务及端到端业务质量感知,深度匹配不同算力间的低时延、高可靠性连接需求;G-SRV6应用感知+业务链提供算+网+应用的连接,实现差异化、可增值的服务。

中国联通:IPv6+1.0实现规模部署

今年1月,中国联通IPv6+1.0运营服务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联通正式进入“IPv6+”时代。在“首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启动会暨IPv6+创新高峰论坛”上,据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部总监曹畅介绍,目前IPv6+1.0已实现规模部署,有力支撑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为网络强国建设、壮大数字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在网络承载能力方面,新建千兆光网、5G网络同步部署IPv6,4G网络、固定宽带网络全部升级改造;应用服务性能方面,已有IDC、云平台、DNS全部完成IPv6改造,新建节点全部支持IPv6;终端支持能力方面,新增家庭***、家庭智能组网产品、物联网终端全部支持IPv6。结合“三千兆”业务发展,***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全部老旧固网宽带终端设备的升级替换。

接下来,中国联通通过四方面布局,从外部驱动转向内生驱动,持续深化IPv6+产业升级。“一是打造先进开放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生态;二是增强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是全面构建领先的IPv6技术、设施、应用和安全体系、网络、平台、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四是凝聚产业链多方力量,形成协同共赢的强大合力。”

曹畅透露,中国联通2022年IPv6流量占比目标是移动网络45%、固定网络13%;2023年IPv6流量占比目标是移动网络50%、固定网络15%。中国联通将从强化网络承载能力、提升终端支持能力、推进IPv6单栈试点和物联网单栈试点、完成SRv6 40城市改造、推动行业系统IPv6改造五方面践行这一目标。

关于网络基础设施算力感知和网络基础设施与算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码二维码